一、舒兰“贡山”历史简介
舒兰,满语“果实”之意,1910年设治,1992年撤县设市,是一个历史悠久,底蕴厚重的文化大县。《乌拉贡山:山容岁岁青不老》中记载,绘制于宣统元年( 1909 )十一月的《打牲乌拉捕贡山界全图》上标明,清代的乌拉贡山,大部在今舒兰市境域的中东部,另有少部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境内和吉林省蛟河市境内,总面积6000余平方公里。贡山区域,均属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。域内有大小山峰50余座,河流数十条。霍伦河(亦名呼兰河)、细鳞河、朱奇河、柳树河、石头河、三岔河……皆以贡山为源。有舒兰“三川”之名,即霍伦川(亦称呼兰川,霍伦河流域)、朱奇川(朱奇河流域)、四合川(拉林河流域,部分在黑龙江五常境内)。
二、舒兰“贡山”区域山林及物产
俯览《打牲乌拉捕贡山界全图》,帽儿山、朱奇山(青松大眼睛西山,朱奇河发源地)、东土山、万寿山、三大阿山、铃当岭、太平岭、老爷岭、雷击位子、棒桅破子、大王子、四方敌子等。山上主要树种有红松、黄松、黑松、落叶松、云杉、黄波楞、胡桃楸及榆、桦、柞、根树等。除丰富的森林资源外,药用植物如人参、黄芪、细辛、贝母、五味子等近百种:食用植物如越橘、蓝莓、猕猴桃、山葡萄等十余种;野菜与真菌如薇菜、蕨菜、山葱、龙牙德木(俗称刺嫩芽)、猴头、木耳、松茸、元蘑等百余种;香料植物如刺玫、铃兰、野玫瑰、月见草等近百种。因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之设,才有数千里贡山之禁。舒兰境内数百里贡山,皆由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领属,是其向朝廷采捕呈送贡品的生产基地,并负有管理之责。
三、人参营与棒锤营的來历
在清代,对到安山区采挖人参的居住地称人参营,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康熙和乾隆时有采参牲丁300人,他们進入贡山区后,便安营设寨,以便住宿和休息,他们將食宿地称为人参营。然后将参丁分成若干伙,从营地出发,到指定地点寻找人参挖采,到太阳快要落山时,返回营地。吃完晚饭后,点上松木明子照明,开始整理所挖的人参,整理好后交给把头,由把头交给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派来的拨什库(领催)和骁骑校。后来,由于贡山区长期采挖,造成资源不足,朝廷便将采挖人参主要任务,转交给了吉林将军果子楼,将打牲乌拉采参参丁编入采集贡蜜营里。这些参丁在采蜜同时,也兼采挖人参,但不限数量。
人参是皇家专属页品,民间不得进山随意采挖人参,直到道光咸丰年间,因“征税后,参禁稍驰”,始给载培人参业开了绿灯,人们便开始种植人参出售,人们管种植人参的居地,叫棒锤营。为了方便对棒锤营看护和管理,种植户局地一般都没在种值地附近,盖房居住。由于人参种植获利较大,参加种植人参的越来越多,就逐渐形成了村屯,一般人们管这些村屯叫棒锤营。棒锤营多了为避免重名,使按成屯先后或方位,称谓上营、中营、下营,或东营、西营、北营、南营的,舒兰市的上营、中营、下管、一营、二营的屯名,就是这样遗留下来的地名。也有按姓氏,称王家营子、李家普子、张家音子的。
四、舒兰“贡山”贡品及管护情况
贡山所出之贡品:人参、松子、红白蜂蜜、细鳞鱼等。贡山设立时间综汇各类史料大略可知,清太宗皇太极时,舒兰即是其用作专赏的“采贡田土”,并曾亲率满汉旗仆来此“刨挖人参,围猎貂皮”。到顺治年间,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之设,贡山也随之作为其生产基地纳入衙门管理。到清乾隆年间,采集野生人参数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10%。百里贡山,概为打牲衙门采捕之区。域内实行划界圈封,严禁偷入山林,严禁开垦农田,严禁打猎居住,严禁毁坏森林,日夜有兵丁巡视把守。《打牲乌拉捕贡山界全图》,“封堆”标识即是贡山禁入的标识。柳条边本就已是一重禁障,“封堆”之内的贡山贡河,就更是禁中之禁。贡山之内,又有巡防驻守的旗营,分为“行营”“坐营”,此外,贡山周围,又设置五十余处卡伦哨所。选在马当沟、雷击位子、青顶子、柳树河口四处增设卡伦哨房,又在八台岭、七道滴答等处设置捕贡营四处。
五、打牲乌拉南北界碑碑文
贡山南界碑清·光绪十三年(1887年)。
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为勒碑刻铭,以垂遵照事。
粤惟皇朝发迹于白山,钟灵于黑水。声教暨朔,福佑大东。松生凌节之奇,不等苞茅贡楚;鱼产细鳞之品,何须蜃蛤称齐。是以三陵贡献,列圣蒸尝,悉于是取之,顾珍错虽胜乎遐荒,方物仍严夫斯土。今既画我封疆,以休养而生息;岂宜任尔蠢野,复蹂躏而奸偷。溯查本衙门管下产贡山河,历年采捕松子、松塔、蜂蜜、细鳞鱼,腊以备上用。嗣由咸丰年间岁禄,吉林省奏请放荒,又于同治九年( 1870 )间,复经五常堡协领,假以无碍闲荒,出放随缺官地,几乎随山刊木,尺土皆耕。本衙门即欲折达天听,原其为军民念切。今据省员会议,拟将贡山北面,挖立封堆,安设内卡。外营两署分派官兵巡守。其南面,由平底沟起,向西至松蓬,会冷风口,东至土山子为界。其北,至威虎岭。以前虽系吉林禁山,以该站采捕之区,来便分拨两处。自此以后,南由该站看护,北归乌拉稽查。所有树株、河口,除封禁条示外,犹恐凌躐刁民,公私罔识,家国不分,数罟斧斤,仍前盗取。
是以于教谕已申之后,特勒丰碑,皦然昭示,务期家喻户晓,一体遵循。俾知朝廷祭品为尊,凡出荒事,不过念尔民瘠苦,勿得扰害河山,致干谳典。本宪仍不次亲巡,凡监守官军与附居民众,尚其披读,勿忽。
贡山北界碑清·光绪十三年(1887年)。
乌拉总管衙门为勒碑刻铭,整理河山事。窃以祖徕新甫,材重鲁邦;玭珠暨鱼品重贡,故时入山林,例遵王制;法严数署,职责虞衡。矧维皇朝根本重地,祭仪尊九祖,归内府以分司;贡品献五陵,严外荒而统制。此不宜以分疆错壤而拘规也。今既严禁,地方无难,确申诰诫。
查本衙门专司祭品松塔、蜂蜜,并细鳞鱼、干鱼,所有应捕之处,本署每年按季督查。惟前于同治年间,经五常堡报请,假以无碍闲荒,藉作随缺地亩。然北界大王砑子,西界以邢国珍所领之地,南界以老黑沟、大青顶子,至未维坤所领之荒,东至拉林河止。当出荒时,准辟其土地,未及指以山河也。孰意不法愚民冯才等,藐视王章,勾通监守,盗砍产贡红松,不下三四万颗。又其党拦河设硬、设雨,不时网取祭鱼,渐于上用有乖。本署既严惩办后,翻经报明爵帅,当蒙委协领,会同乌拉翼领、五常厅等官,查验其随缺地亩,已由禁地之霍伦川出放足额,安得以贡树、官词、现为可居奇货,唯此会同议,拟请将当川应开荒地不计外,凡属朝廷祭品所需,其山河应即收回,仍归乌拉采捕,唯沿川居民,或有未尽知悉,自此示后,所有八台岭、帽儿山、雷击牙子,烟随呀子、棒捶砑子、沙松岭西背,一概大小树标,不宜盗砍:沿山地亩,不准再是,更有山内拉林、霍伦、舒兰、朱奇、石头、移树、把、三义河等口,大小鳞族亦不宜肆行偷翠,今神立石理,水远遵照,且年湮日久,无摧败于风雨:庶读法悬书,等高悬夫日月。国法无私,各宜谨慎,其动取道,一体闻知。